舉報企業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獎勵了2萬元;舉報企業大氣噪聲污染,獎勵了1萬元。記者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近年來,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鼓勵群眾積極反映各類環境違法問題,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依法受到查處,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得到改善。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一批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滁州、淮北、淮南、銅陵、池州等市。
2022年6月22日,滁州市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滁州某實業有限公司違法噴漆、擅自處置廢漆渣等危險廢物。執法人員隨即赴現場,經查,該公司新增的鋼結構噴涂工段未依法報批環評文件、未配套建設環境保護設施即投入生產,噴漆廢氣直排外環境。此外,該公司將產生的部分廢油漆桶和廢漆渣等危險廢物非法貯存在廠區,并擅自將部分廢油漆桶委托無處理資質人員利用。
根據相關規定,滁州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以162.8675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9.65萬元罰款,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辦。依據《安徽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有關規定,滁州市來安縣生態環境分局給予舉報人20000元獎勵。
去年3月11日,淮北市生態環境局接到居民舉報,反映安徽某重工有限公司夜間生產噪聲擾民、廢水亂排等問題。執法人員立即開展突擊檢查,經現場檢查監測,該公司東廠區和西廠區廠界噪聲數值均超出噪聲排放標準。東廠區洗砂生產線廢水外溢、排入廠區生活污水管網;西廠區北側破碎工段封閉不完全、南側破碎工段噴淋設施未使用,造成揚塵污染。
根據相關規定,淮北市生態環境局對該公司處以54萬元罰款,給予舉報人10000元獎勵。
公布顯示,去年8月28日,淮南市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淮南市山王鎮孔集村附近有人傾倒數十桶危險廢物。執法人員立即開展調查,經查,尹某在明知該危險廢物不能被隨意棄置的情況下,仍將危險廢物運送至淮南市鳳臺縣某商貿有限公司內,后聯系李某等七名人員將部分危險廢物丟棄至八公山區山王鎮孔集村路口。經檢測鑒定,該危險廢物成分為廢酸。
根據相關法規,尹某等人的行為涉嫌污染環境罪。2022年8月29日,淮南市八公山區生態環境分局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辦,給予兩名舉報人各5000元獎勵。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